2019年8月5日---8月15日,我校应用外语学院郑坚同学经学校推荐,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“2019年广东省助梦扬帆大学生海外研学”计划,到德国进行了为期 10天的研学活动。
个人简介:
郑坚,应用外语学院2017届大三学生,在校期间获2017-2018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、优秀青年志愿者、2018广东省高校图书馆阅读人文知识竞赛并获得团体一等奖、2019年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”微电影摄制比赛特等奖等校内外多项活动及竞赛奖项。
经历分享:研学之旅教会我的三件事
能够被学校推选参与教育厅主办的“助梦研学”之旅,我感到非常荣幸、开心,短短的十天,众多优秀而真挚的同学一路扶持,互相勉励,让我增长见识的同时,对国家的资助政策心怀感恩。通过此次德国研学之旅让我深有体会的三件事,分享我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悟吧!
2019年助学海外研学德国一团合照
1. 纸上得来终觉浅,须知此事要躬行
在德国研学期间,让我有机会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流,虽然话题的深度会因为文化差异而有所局限,但是在基本的交流还是没有问题。其实,我们考了很多应试性质的证书,背了这么多单词,听了丰富的听力材料,结果在实际生活中,往往很难说出完整的英文句子,我想,这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有关系。重复(Repetition), 练习(Practice)和辨义(Definition)才是练好英语口语,培养英语语感的三大要素。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,能够将英语的基础句式、常用句子不断重复地说,由短至长加上自己想要的单词,就算语法出现错误,说好英语,培养语感的第一步也早已迈出去;如果我们在查单词的时候看清楚它的词性,多看例句和同义词辨析,我们在阅读部分英语文摘的时候也不会出现“望文生义”的状况;如果我们抽出时间去阅读英文文章,多读英语句子,无论是了解自身专业的内容和国外环境将颇有裨益。
所以,英语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,但做好积累,认真准备,勤加练习一向是提高英语能力的不二法门。课本和实际并非一致,投入相同的语言环境去学习英语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助力。
HBZ培训中心的Klaus-Werner Schafer 教授合影
2. 心怀祖国,拥抱寰宇
出国期间,除了目睹波恩大学和天鹅堡的壮观和瑰丽外,德意志民族勇猛精进,积极进取的品质,也让我感受到德国的文化氛围。作为工业4.0理念的发起国,德国在环保节能,人文理念和技术研发等方面都有着众多优点。在德国,回收垃圾不但可以赚钱,而且还能够将垃圾再次利用,节省更多的私人资源;DHL邮政大厦的节能技术既能保证自然光和水源的充分利用,又能够长期维持大厦设备的日常运作;“双元制”教育课程让我们意识到,人人皆可在勤劳工作的同时享受到优渥的福利,带薪假期、机构+企业的合作模式保障了德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。
伯恩大学博物馆
课堂上讲解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
3. 提升专业技能,坚持终身学习
参观奥林匹克公园后,我们来到了慕尼黑工业大学。为了接触更多的英文资料,我特意来到了大学内的图书馆以查看英文书籍。然而,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理想,在图书馆,我翻阅了一份全英文的网络安全课程书籍,分为6本大册和一本习题,虽然内容基本以英文讲解,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,这本书让我看得头昏脑涨,直到一位信息工程专业的同学跟我解释,我才能大致读懂第一章节的内容。
慕尼黑工业大学图书馆
那时,我逐渐明白,语言其实是打开新思维的窗户,促进人际交流的工具和了解新知识的门槛,但如果我们需要用一门语言真正了解事物的全貌,我们必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,了解更多的专业背景,这样我们才能将语言“交流媒介”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。终身学习永远没有终点,既然如此,我们怎能让自己在中途歇息,颓废萎靡?
莱茵河畔骑士雕像
科隆教堂留念
通过本次研学之旅,我坚信必须对我们的祖国心怀热爱,增强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,祖国的发展强盛,是我们个人技能能够充分发挥的大前提。对于个人学习而言,提升专业技能,学习领域之外的知识是我们开眼看世界的重中之重。感谢省教育厅和学校为我提供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让我的梦想插上翅膀飞到了万里以外的大洋彼岸。
教育厅领导在天鹅湖畔颁发证书
(学生工作处 助学中心 文\图:戴于敏、郑坚 审核:刘建军)